《金匮要略正义》是一部清代医家朱光被(字峻明)所著的中医典籍,该书对《金匮要略》进行了详尽的注解,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共二十二篇。上卷内容涵盖“脏腑经络先后病”至“五脏风寒积聚病”,下卷则从“痰饮咳嗽病”至“妇人杂病”。朱光被的注解侧重于分析病机,以明确阴阳、寒热、表里等医学概念,同时对病位、转归、顺逆等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方剂方面,朱光被照录原文,并未加以评论,其注释缜密,发明颇多 。
朱光被,清代医家,其《金匮要略正义》两卷成书于1805年,后由王一仁校订,改称《金匮读本》。现存版本包括日本抄本、日本跻寿馆铅印本、上海仁庵学社铅印本,并收入《仁庵医学丛书》。1936年,王一仁对本书进行了重校并加以按语,其学术特色体现在“学古而不迷于古”、“喜新而不迷于新” 。
《金匮要略广注》是另一部与《金匮要略正义》相关的作品,由清代医家李彣所著,该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二十五篇,为《金匮要略》的全注本。李彣在注释中结合了《内经》理论以及历代名医的论著,并加入了自己的见解 。
《金匮要略正义》因其对《金匮要略》原文的深入注解和分析,被认为是注解《金匮要略》的重要著作。该书的刊本较为稀少,目前仅存日本跻寿馆聚珍版。1936年,王一仁对其进行了重校并增加了按语,书名也相应改为《金匮读本》,成为王氏《国医读本八种》之一 。
综上所述,《金匮要略正义》不仅是对《金匮要略》原文的注解,更是一部具有启发性的医学著作,对后世的医学研究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