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千字文卷

千字文卷

明.王宠.书.纸本(27.8x460.6厘米).明嘉靖六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共1册,18页 PDF 129.78MB

《千字文》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古代中国启蒙读物,由南朝梁武帝时期的周兴嗣奉皇命编纂而成。据《梁史》记载,梁武帝希望后代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书,于是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选取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交由周兴嗣编撰成文 。《千字文》以其四言韵文的形式,每四字一句,共1000字,字不重复,但实际编纂中周兴嗣重复了“洁”字,使得实际使用的字数为999 。

《千字文》不仅是一部识字教育的教材,也是一部包含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知识的生动小百科。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了1400多年,对儿童启蒙教育和书法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历代许多书法家都曾书写《千字文》,使其成为学习各种书法的范本,如智永和尚、怀素、宋徽宗等,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促进了《千字文》的传播和知名度 。

此外,《千字文》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中国,它还传播到了日本和韩国。在日本,有多种版本的《千字文》存在,并且出现了许多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被用来习字及练习书法 。在韩国,《千字文》曾作为汉字初级读本,对汉字应用于韩国语言起到了推动作用,从1583年朝鲜宣祖时期开始被用来教授儿童习字 。

敦煌遗书中发现的《千字文》写本数量众多,形态各异,包括书法精美的真草临本和儿童习字的稚嫩抄本,为研究《千字文》在唐五代时期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实物证据 。

《千字文》的编纂和流传,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智慧,也展示了汉字和书法艺术的魅力,其深远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至今仍被世人所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