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集验方》是南宋时期著名医家洪遵所著的一部医学著作,成书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该书汇集了作者多年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前人医方共167首,涵盖了伤寒、中风、痢疟、霍乱、虚损、疮疽、痔漏、癣疥、妇产、小儿以及口、眼、喉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洪遵,字景严,号文安,是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曾任翰林学士、同知枢密院事,与兄洪适、弟洪迈并称为“三洪”,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洪氏集验方》的特点是实用性强,书中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方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药物、剂量及用法,并且书中的方剂多有论证,或附有作者的实践经验,或引用了目击的事例,因此其效果被认为是可信的,适合临床应用。此外,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内容丰富,不仅包括了内外科疾病的治疗,还涉及到了妇幼保健等方面,显示了作者在医学领域的广泛涉猎和深厚功底。
现存的《洪氏集验方》版本有南宋乾道六年的姑孰郡斋刻本、清嘉庆二十四年的吴门黄氏士礼居刻本、清光绪元年的杉直槐清之馆刻本以及民国时期的上海进业书局石印本等。这些版本为我们今天研究和了解宋代医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洪氏集验方》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在江淮地区广为流传,而且被许多医家所采用。与杨倓的《杨氏家藏方》、胡元质的《胡氏经验方》等著作一同,成为宋代医学的重要代表。
洪遵除了在医学领域的贡献外,还著有《泉志》,这是现存最早的钱币学著作,显示了他在其他学术领域的成就。
综上所述,《洪氏集验方》是宋代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丰富的内容和实用的价值,至今对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