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两汉策要

两汉策要

十二卷.陶叔献等编.清乾隆56年吴郡张竹轩影刊元写本.1791年, 共1册,614页 PDF 450.13MB

《两汉策要》是一部极具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古籍,其内容和流传经历都颇具传奇色彩。

《两汉策要》共十二卷16册,为元抄本,距今已有超过700年的历史。此书由宋朝陶叔献编辑,收录了两汉期间164篇重要的政论文章,共9800多字,历代盛传为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手书。这部书不仅因其内容而珍贵,更因其书法艺术和历史传承而备受推崇。

书法艺术

《两汉策要》的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历代均认为此书为赵孟頫手书。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浙江湖州人,是元代泰斗级书画大家。他的书法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翁方纲在题跋中称:“今以是书,首尾一气,九万八千余言,使鉴赏家必实指为赵书”。钱大昕也赞叹其书法恍如名人法帖。

历史传承

《两汉策要》在明嘉靖年间由著名藏书家周良金收藏,到明末清初,又被有“海内第一藏书家”之称的毛晋所收藏,成为其“汲古阁”中最被珍视的藏品。毛晋非常爱书,藏书多达8.4万余册,其中不乏众多罕见秘籍。清乾隆年间,此书为张朝乐所得,并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延请名家穆大展之手刊刻,摹刻之精,纤毫不爽。清末,此书又被满清的大贵族完颜景贤所收藏。

拍卖与价值

2011年5月22日,在中国嘉德2011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中,一部元抄本《两汉策要‘十二卷’》以900万元起拍,最终以483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了中国古籍拍卖新的世界纪录。这部书不仅符合了善本的所有标准,艺术价值、文物价值、文献价值都非常高,且一直为孤本流传,经明清名家递藏,流传有序。

版本与影印

《两汉策要》的版本和影印也颇具特色。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吴郡张竹轩影刊元写本,全书收两汉文章一百六十四篇,因原缺第三卷,故实收一百四十六首。此本名动天下收藏界者,非其所收两汉政论文章百六十余篇内容,而是其手书者及其书法。

结论

《两汉策要》不仅是一部学术价值极高的古籍,更是一部书法艺术的珍品。其历史传承和拍卖价值都显示了其在中国文化和收藏界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还是作为艺术品收藏的珍品,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