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经发挥》是元代医学家滑寿所著的一部中医典籍,成书于至正元年(1341年)。该书主要对《内经》中的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是中医针灸经络学的重要古典著作。全书共分为三卷,内容涵盖了经脉循行规律、脏腑机能、经脉主病以及所属经穴部位等。
上卷名为“手足阴阳流注篇”,主要论述了经脉循行的规律;中卷“十四经脉气所发篇”则详细论述了十二经脉和督脉、任脉的脏腑机能、经脉循行径路、所属经穴部位及经脉主病等。滑寿在书中对《金兰循经》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注疏和发挥,使得《十四经发挥》成为最早详论十四经脉的专著。
下卷“奇经八脉篇”则是滑寿根据《素问》、《难经》、《甲乙经》及《圣济总录》等书的内容,对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及所属经穴进行了系统的记述。书中还附有仰、伏人尺寸图及十四经穴分图,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
滑寿,字伯仁,号撄宁生,祖籍襄城(今属河南),后迁居仪征(今属江苏)。他不仅精通医学,还擅长诗文。滑寿在医学上主张精研医经,以掌握医学机要,其著作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十四经发挥》的流传版本较多,包括明代的复刻本以及明《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中的版本。现存版本中,有日本宽永二年(1625年)洛阳二条梅寿刻本等十余种刊本,而晚近通行本为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该书不仅在中国受到重视,还远传至日本、朝鲜等地,被视为“习医之根本”,并被广泛传诵。《十四经发挥》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使其成为研究中医针灸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