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程敏政重修观音寺记订讹》是一本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籍,由清朝乾隆皇帝御制,曹文埴书写。此书不仅因其内容具有考据价值,更因其特殊的材质和制作工艺而备受瞩目。书籍的文字刻于软玉片上,并用泥金书写,展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美感。
乾隆皇帝在编纂《日下旧闻考》时,对程敏政的《重建观音寺记》提出了质疑,因此撰写了《御制程敏政重修观音寺记订讹文》,该文被载入《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九十五。乾隆帝在文中对观音大士像的来历进行了辨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指出了程敏政记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曹文埴,字竹虚,号近薇,是清朝安徽歙县雄村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左都御史等职,为官持正,不附权臣和珅,以母老引退。
此书大约制作于清乾隆时期,尺寸为17.5 x 12.8厘米,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编号为chinois 12096。书籍的制作工艺精湛,使用了珍贵的软玉和泥金,反映了当时皇室对艺术品的极高要求和审美趣味。书籍的保存状态良好,为研究清代书法艺术和佛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综上所述,《御制程敏政重修观音寺记订讹》不仅在文献学、历史学上具有重要价值,在艺术和工艺上也是清代宫廷文化的杰出代表。书籍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我们了解清代的文化、宗教和书法艺术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