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农桑辑要

农桑辑要

七卷.元.司农司编.元延祐时期刊大字本, 共1册,236页 PDF 766.61MB

《农桑辑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成书于元代,由大司农司组织编写并颁行。该书的编撰者包括孟祺、畅师文、苗好谦等人,最初成书于元至元十年(1273年),并在元代多次刊刻。

全书共分为七卷,内容涵盖了北方农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典训、耕垦、播种、栽桑、养蚕、瓜菜、果实、竹木、药草以及孳畜等。《农桑辑要》不仅总结了当时的农业经验,还特别重视蚕桑生产,将其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两卷专门讨论栽桑和养蚕技术,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

书中在继承前代农书的基础上,对北方地区的精耕细作和栽桑养蚕技术有所提高和发展,特别是对经济作物如棉花和苎麻的栽培技术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农桑辑要》的实用性较强,通俗易懂,影响远及国外。

此外,书中还首次记载了四十余种动植物,并主张南方植物向北方推广。例如,对于苎麻和棉花的栽培技术,书中作了最早最详细的记述,包括土壤选择、整地作畦、播种、灌溉等各个环节。

《农桑辑要》的刊行,体现了元朝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初,便号召天下崇本抑末,将农业生活作为治国的要务,并颁发了这部农学著作以指导民间。到了清代,由于认为《农桑辑要》已经失传,乾隆时期从《永乐大典》中重新辑出,并由武英殿用活字排印,形成了现在所知的版本。

目前,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元刻孤本,并在1979年影印出版。此外,1982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石声汉校注本,1989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缪启愉著的《元刻农桑辑要校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