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拓灵飞经》是一卷著名的道教经典,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珍宝。它又名《六甲灵飞经》,以其秀丽的字体和潇洒的笔意而闻名,被普遍认为是唐代书法家钟绍京的作品。钟绍京(659年-746年),字可大,是唐朝兴国清德乡(今江西兴国)的政治人物和书法家,后人将其与祖先钟繇并称为“书家双绝”。
《灵飞经》的章法独特,纵有行而横无列,字的大小、长短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变化自然。整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顾盼照应,通篇字浑然一体,虽为楷书,却有行书的流畅与飘逸之气韵,变化多端,妙趣横生。它不仅以其秀媚舒展、沉着遵正、风姿不凡的艺术特色为历代书家所钟爱,而且对后世书法家如启功先生的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代的初拓本《灵飞经》被认为是书法艺术的精品。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右下笔潭》中称赞其“如新莺歌白啭之声”,杨守敬评价说:“灵飞经一册,最为精劲,为世所重”。此经在《汉武内传》中被提到,用于请命延算、长生久视、驱策众灵、役使鬼神,显示了其在道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关于《初拓灵飞经》的翻刻版本,有网友指出,这本可能是翻刻于《渤海藏真帖》的《滋蕙堂帖》本,前有大观政和褚氏三伪印,后有伪赵孟頫跋。《初拓灵飞经》的清拓本以PDF高清格式提供在线阅读和下载,文件大小为13.1M。
《初拓灵飞经》不仅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都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