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李翰林全集

李翰林全集

四十二卷.唐.李白著.明万历四十年刘世教刊本, 共1册,575页 PDF 465.6MB

《李翰林全集》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文集,由李白本人创作。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其诗歌以豪放、奔放、浪漫著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翰林全集》的编撰和流传,反映了李白诗歌的深远影响和历代学者对其作品的重视。

明代是《李翰林全集》整理与编刻的高峰时期,明代版刻印刷术的发展以及复古诗潮的兴盛,为李白诗歌的流传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根据搜索结果,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刘世教编校刊行了《李翰林全集》四十二卷本。这一版本在编次上以古近诗体划分,对李白的诗歌进行了细化分类,有利于其作品的流传。前三十六卷为诗歌,包括赋、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杂体、联句、补遗等,后六卷为各体文章,如书、序、记、颂、赞、铭、碑、文等。

刘世教在校勘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很多诗篇末尾附有校语,标明异文,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清人王琦在《李太白集辑注跋》中对此版本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刘世教本虽缺训诂,但在校订同异、改正讹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苦心。

此外,南京图书馆收藏有明正德十四年(1519)陆元大刻本的《李翰林集》,由丁丙跋,是李白诗文集的另一重要版本。2020年10月30日,《李翰林集》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显示了其在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

《李翰林全集》的流传和研究,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宝库,也为后世提供了学习和研究李白诗歌的宝贵资料。通过这些版本的刊行与整理,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李白的诗歌艺术,感受其跨越时代的文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