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通》是一部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文献,主要记述了当时官营手工业的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它不仅是对手工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汇集,也是对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管理的科学文献。《考工记通》的成书年代和作者一直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它在西汉时期被整理并补入《周官》(即《周礼》)中,从而得以流传至今。
《考工记通》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木工、金工、皮工、色工、刮摩工、抟埴工等六大类,共30个工种的详细论述。其中,木工包括轮、舆、弓、庐、匠、车、梓等七个工种;金工包括筑、冶、凫、栗、段、桃等六个工种;皮工包括函、鲍、韗、韦、裘等五个工种;色工包括画、缋、钟、筐、幌等五个工种;刮摩工包括玉、榔、雕、矢、磬等五个工种;抟埴工包括陶、旊等两个工种。然而,其中6个工种的文字已经失传,现存的只有25个工种的内容。
《考工记通》中不仅记述了各种手工业生产的设计要求和制作工艺,还试图阐明其中的科学道理,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生产技术的高度发达。例如,在车辆制造方面,书中讨论了斜面引重和车架结构力学知识、惯性现象以及车轮的滚动磨擦与其直径的关系;在弓箭、矢与矛等兵器制作方面,述及了复合材料、合理用材、材料性能的分析,并提出了检验材料强度与其质量均匀性的经验方法。
此外,《考工记通》还涉及了青铜冶铸、练丝染色技术、建筑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有所涉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使其成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科技百科全书,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考工记通》的研究历史悠久,历代学者对其进行了不断的注释和研究。到了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考古学的兴起,对《考工记通》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研究者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思维方法,结合考古实物和模拟实验资料,对书中所涉及的古代技术、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
《考工记通》还特别重视生产工具的制造和改进,体现了对发展生产力的重视。书中对手工业制品的规格和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强调了工师在生产中的作用,以及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性。《考工记通》的这些观点和记载,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手工业的重视,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研究价值。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考工记通》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文献之一,其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创制的六种铜锡比例不同的合金成分配比,称之为“六齐”,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冶金史上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