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西厢记图册

西厢记图册

托名.明仇英.绘.弗瑞尔美术馆藏, 共1册,8页 PDF 11.63MB

《西厢记图册》是中国古籍中一部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其历史和艺术特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历史背景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后经过宋金时代的流传和改编,最终由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创作成多本杂剧《西厢记》。明代末年,出版家闵齐伋将这一经典故事以彩色套印的形式呈现,创作了《西厢记图册》。闵齐伋不仅是一位出版家,还是一位热爱戏剧的文人,他在六十花甲之年完成了这部图册的刊刻,标志着中国古代版画技艺的巅峰。

艺术特点

《西厢记图册》共有二十一幅图,卷首图为莺莺像,其余二十幅图对应《西厢记》正文曲词,一出一幅。这些图册不仅延续了传统徽派版画的优雅工细,还力求创新,人物表情丰富,衣着写实,姿态多变。例如,卷首崔莺莺像的脸部线条圆润饱满,眉目生动传神,堪称明版莺莺像里最美的一幅。

此外,图册在构思上也极为奇特,借鉴了明晚期金陵地区饾版套印笺谱的艺术特色,引入博古图、清玩雅器、动植物、走马灯、傀儡戏等元素,以寓意的方式来表现剧情。这种手法在其他《西厢记》版画中从未有过。

技艺与风格

《西厢记图册》采用了饾版彩色印刷技艺,这种技艺将一幅图分成多块板,每一板印一色,同一板又分深浅,最后合成一幅完整的彩色图画。这种技艺不仅使作品色彩丰富,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图册中的颜色设色浅淡,以冷色调为主,局部辅以暖色,给人以清雅之感。

影响与传承

闵齐伋刻彩色套印《西厢记图册》原本现藏于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孤本。图册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国内后,引起了古代版画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极大兴趣,曾先后两次被摹雕印行,多次翻印出版。

《西厢记图册》不仅在中国版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也得到了广泛认可。通过对这部图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版画艺术的发展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