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瘗鹤铭

瘗鹤铭

水前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末割裱拓本, 共1册,14页 PDF 38.69MB

《瘗鹤铭》是南朝时期的一部书法艺术珍品,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这部作品原刻于南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位于江苏镇江焦山西麓的摩崖上。《瘗鹤铭》的署名为“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是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书法风格独特,融合了篆书、隶书的笔法,被认为是书法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实物资料。

历代书法家对《瘗鹤铭》的评价极高,如北宋黄庭坚称其为“大字无过《瘗鹤铭》”,明代文人王世贞评价其“古拙奇峭,雄伟飞逸,固书家之雄”。《瘗鹤铭》的拓本分为“水前本”和“水后本”,其中水前本因其椎拓不易,传世稀少,被视为极为珍贵。

《瘗鹤铭》的原石在北宋末年因雷击崩落坠入江中,碎为五块。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陈鹏年募工从江中捞出,粘合为一,移置焦山观音庵,现存残石尚存,陈列在宝墨轩碑廊大院的碑亭中。

此作品不仅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大字之祖”,其拓本及字帖久传国际,名震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