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偏琐言》是清代医学家费启泰所著的一部关于痘疹治疗的专著,成书于1659年。费启泰,字建中,是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早年从事儒学,但因科举不中而转攻医学,尤其擅长痘科。他发现当时治疗痘疹的方法存在偏颇,特别是在攻下、解毒、凉血、清火等方面,因此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撰写了这部著作。
该书共五卷,详细论述了痘疹的辨证原则和治疗方法,包括七十二篇论文,以及怪痘的图像和六十首备用良方。费启泰在书中强调,治疗痘疹时不可偏攻偏补,应根据病情的变化,审慎地选择方药。他主张以证分阴阳,各有所宜,大旨在于救偏,其关键在于攻毒。书中还附有医案,以事实为依据,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救偏琐言》现存十余种清刻本,其中包括顺治十六年(1659年)的刊本,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惠迪堂刊本,以及嘉庆五年(1800年)的绣文堂刊本。这部著作因其宗旨纯正,所列亲历治验甚多,每证皆备,有事实可资印证,被后人广泛参考。
费启泰在医学领域的贡献不仅限于《救偏琐言》,他还著有《一见能医》等其他医学著作,展现了其深厚的医学造诣和对医学知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