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大草千字文

大草千字文

唐怀素书.余子俊于明成化六年摹刻.明刊本, 共1册,32页 PDF 35.94MB

《大草千字文》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的草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价值受到后世的推崇。怀素,字藏真,生于公元737年,卒年不详,是湖南零陵人,自幼出家为僧,他不仅精通佛法,更对书法艺术有着极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草书,被誉为“狂僧”,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

怀素的草书作品《大草千字文》以其流畅的线条和独特的笔触著称。据考证,该作品并非怀素晚年所作,而是写于其大约30岁左右的中年时期,大约767年,比之前认为的年代要早 。怀素在创作《大草千字文》时,使用了即将废弃的秃笔,使得作品的字迹显得粗糙和凌乱,与他其他“瘦劲古雅”的作品风格迥异。但通过笔迹的鉴定,可以确认《大草千字文》确为怀素中年时期的作品,与同时期书写的《神迹帖》字迹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

《大草千字文》的版本有多个,包括绿天庵本、群玉堂本和西安本。其中,西安本由西安知府余子俊于1470年(明成化六年)摹刻于西安碑林,并附有宋克书杜甫《前出塞九首》碑拓 。此外,怀素的其他传世作品还包括《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纸本、《神迹帖》、《圣母帖》、《苦笋帖》和《论书帖》等 。

怀素的书法艺术,特别是草书,以其奔放、自由的风格和深厚的功底,成为学习草书的典范。《大草千字文》不仅是怀素草书的代表作,也是书法爱好者必临之帖,它的线条圆润厚重,结构自然含蓄,笔法上多有魏晋意趣,墨法上用墨均匀温润,结构上每个字独立形式恣肆奔放,但整体行距畅达,反映了怀素艺术创作上的另一种追求 。

怀素的草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中国书法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故事和作品,至今仍然激励着无数书法爱好者去探索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