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组石刻文字,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石鼓共有十块,由花岗岩制成,高约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这些石鼓上刻有大篆文字,记录了古代君王和臣公们的征旅渔猎等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石鼓文最早在唐代被发现,最初被认为是描述周穆王出猎的场面,因此也称《猎碣》。石鼓的年代曾有多种说法,包括西周、春秋战国、秦代、汉代等,但经过金石学家的考证,普遍认为其为秦国遗物。石鼓在唐初发现于陕西天兴(今陕西凤翔)三畤原,后经多次迁徙,最终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石鼓文的每首诗皆为四言,与《诗经小雅》中的“车攻”一首有相似之处。诗篇的内容主要描述了君王和臣公们的征旅渔猎活动,每首诗十八、九句不等。石鼓文的书法朴茂浑古,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清代书法家康有为称赞为“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
石鼓文的学术研究始于唐代,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宋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郑樵《石鼓文考》等书均有著录。清代一些书法家的篆书多得力于石鼓文,故宫所藏石鼓文拓本有明初拓本,明代孙克弘旧藏,为国内著名善本。现代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马衡、唐兰等也对石鼓文进行了深入研究,唐兰先生考证其为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的作品。
石鼓文的拓本在历史上有多种版本,现存最早的拓片是宋朝流传下来的。故宫博物院所藏为明代拓本,孙克弘旧藏,后归朱翼盦,朱氏去世后,家属遵其遗嘱捐献故宫博物院。此外,还有《宋拓石鼓文》、《仪徵阮氏重橅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等版本。
石鼓文不仅在书法艺术上有重要影响,其文字也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石鼓文的书法古茂遒朴,被后世书法家广泛学习与模仿。其内容和形式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