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俗纪闻》是一部由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官员中川忠英编纂的珍贵历史文献,记录了清朝乾隆时代中国福建、浙江、江苏一带的民间风俗、传统习惯和社会习尚。该书于日本宽正17年(1799年)刊印,全书共分为六册十三卷,内容涵盖了年中行事、居家、冠服、饮食制法、闾学、生诞、冠礼、婚礼、宾客、羁旅行李、丧礼、祭礼、僧徒等各个方面。
书中不仅详细记录了当时清朝江南地区的民俗,还包含了近600幅清代民俗绘图,生动地再现了清朝民间生活的场景。这些图像是在清朝商人的指导下由画工绘制的,对研究清代民俗、中日贸易沿革、建筑、绘画、文物等方面提供了难得的珍贵资料。
《清俗纪闻》的编纂背景与日本当时的锁国政策有关。在这一时期,长崎是日本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因此成为了了解外部世界特别是中国的重要窗口。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当时中国的社会构成和人民生活的基本状况,还可以窥见日本对中国的了解过程和研究方法。
中川忠英是德川家的直属武士,他在宽正七年(1795年)就任长崎奉行,主管幕府直辖的长崎市行政警察及管理唐(清)、兰(荷兰)贸易。《清俗纪闻》的编纂是他命其下属要员近藤重藏、林贞祐指挥长崎的唐通事询问清商,做了详细的日译笔录后整理出版的。其目的在于监督与清商的贸易,并为对当时漂流到长崎的华人进行询问时准备必要的知识。
该书的中译本由方克和孙玄龄翻译,首次由中华书局于2006年9月出版。翻译过程中,译者尽量保持了原书的文体风格,并在必要时对原文进行了适当的校订和注释,以便于读者的理解。
《清俗纪闻》的出版,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也为普通读者了解清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窗口。书中的内容和绘图,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