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长卿集》是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文集,司马相如,字长卿,原名犬子,生于汉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卒于元狩五年(前118年),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赋家,也是汉赋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辞赋上,其作品以华丽的词藻、宏大的结构和韵散结合的语言风格著称,深刻反映了汉帝国的盛世和统治阶级的生活 。
司马相如的赋作原有二十九篇,但许多已经散佚。现存的作品包括《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秦二世赋》等六篇,这些作品多以虚拟人物问答的形式,极尽铺陈之能事,展现了汉帝国的宏伟与富饶 。除此之外,他的散文作品如《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和《封禅文》等,也以其质朴苍劲的风格,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
司马相如的文集在历史上曾一度散佚,后来由明代学者张溥辑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题为《司马文园集》。《司马长卿集》的刊本有多个版本,其中包括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南城翁少麓刊本,以及明末娄东张氏所刊《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司马文园集》等 。
司马相如不仅文学成就卓越,其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成为千古佳话。他的作品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被历代文人所推崇,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司马相如的赋“制作虽甚迟缓,而不师故辙,自摅妙才,广博宏丽,卓绝汉代” 。
《司马长卿集》作为研究司马相如及其作品的重要文献,为我们了解汉代文学风貌和文化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司马相如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成就,感受其辞赋的魅力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