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难经图》是一部古代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其内容以问答形式展开,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这些内容涵盖了脉学、经络、脏腑、疾病、腧穴以及针法等多个方面。《难经》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基础理论主要介绍中医基础知识,如脉诊、脏腑解剖生理、病机、四诊八纲以及五行生克等。此外,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掌握治未病原则的重要性。
《难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来有不同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书中的“五邪”理论明确提出,包括中风、伤暑、饮食劳倦、伤寒和中湿,这些理论比《黄帝内经》中的“五邪”更为复杂且接近临床实践。
《难经》对脉学的贡献尤为突出,提出了运用不同指力进行切脉的基本指法,为后世脉诊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书中的五行学说、命门理论、奇经八脉等内容,都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八十一难经图》的注本中,《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以其图解法和通俗解释而著称,作者熊宗立用浅显的文字对《难经》进行了注解,使得初学者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此外,明代张世贤的《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也是一部重要的注本,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广为流传。
《八十一难经图》及其注本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无论是在理论阐述还是在临床实践上,都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