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四声猿

四声猿

明徐渭撰.袁宏道评点.明万历四十二年钟人杰刻本, 共1册,162页 PDF 153.23MB

《四声猿》是明代文学家徐渭的杂剧作品,由四部短剧组成,分别是《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和《女状元辞凰得凤》。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创新性,而且在思想内容上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老人等,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其人格及艺术精神在当时及后世都获得了普遍的赞誉。《四声猿》中的每个短剧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意义。《狂鼓史渔阳三弄》通过祢衡骂曹的故事,借古喻今,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愤慨。《玉禅师翠乡一梦》揭露了官场与佛门的尔虞我诈,以及禁欲主义的虚伪本质。《雌木兰替父从军》则是对传统《木兰诗》的改编,增添了嫁王郎的情节,展现了女性英雄的形象。《女状元辞凰得凤》讲述了黄崇嘏女扮男装考中状元的故事,表现了女性智慧和才华。

《四声猿》在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版本众多,包括明万历间陶望龄校刊《徐文长三集》附刻本、明万历十六年龙峰徐氏刊本等,现有多个出版社影印和校注版本供研究和阅读。徐渭的创作不仅规范了晚明文学的发展,对清代杂剧的影响也至为深远,其作品在体制和演出上的创新,独树一帜。

《四声猿》的构思新颖,想象奇独,曲词热情奔放,纵横恣肆,展现了徐渭在戏曲创作上的卓越才华。全剧仅有10出,每个短剧视剧情的长短,多则5出,少则1折,不枝不蔓,极为精练。所用曲调或采用北曲大套,或南北曲兼用,以生旦合唱为主,尽情抒写,显示了徐渭在戏曲艺术上的创新和突破。

综上所述,《四声猿》不仅是明代戏曲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国古典戏曲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