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承清馆印谱

承清馆印谱

初集.续集各一卷.明.张灏辑.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时期钤印刻本, 共1册,214页 PDF 158.8MB

《承清馆印谱》是明代篆刻艺术的集大成之作,由明末江苏太仓人张灏(字夷令,号平陵居士、白于山人等)辑录。张灏是南京工部尚书张辅之的儿子,对篆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早年偶得古代金玉印章百余枚,从而开始搜购当时名家的篆刻作品,并钤拓汇集成谱。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张灏将其辑成《承清馆印谱》正续二集,共四册,这标志着中国首部汇辑诸家印作的印谱的诞生。

《承清馆印谱》收录了文彭、何震、苏宣、梁袠、李流芳等二十二家篆刻家的作品,每页四印,共计四百八十方。除了传统的石印外,还包括金、银、铜、琥珀、玛瑙、玉石、水晶等印材。每方印下均注明了释文、印材与作者,为后世研究明代文人篆刻风貌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该印谱不仅在篆刻艺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其版本也颇具价值。据资料显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明万历时期钤印刻本的《承清馆印谱》,而原典纪书局亦提供了关于该印谱的善本信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灏还辑有《学山堂印谱》,与《承清馆印谱》一样,对明代印学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承清馆印谱》的面世,为后人展示了明末印坛的完整风貌,一些享有盛名的印人作品,如王梧林、张休孺、徐上甫、周朗生等,都靠着这部印谱得以流传至今。它为后人研究明代文人篆刻风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张灏的承清馆不仅是他个人篆刻爱好的体现,更是明代文人篆刻艺术的一次集中展示。其印谱的编辑与流传,对后世的印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张灏本人,也因其对篆刻艺术的贡献,被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