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清代刑罚图

清代刑罚图

35幅.通草画.19世纪, 共1册,37页 PDF 15.21MB

《清代刑罚图》是一份记录清代刑罚制度和执行方式的珍贵历史资料。它不仅展示了清朝的法律制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伦理观念和治理方式。根据搜索结果,我们可以对《清代刑罚图》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清代刑罚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04年出版的《中国刑罚》一书,该书一般认为是英军第102团的少校乔治·亨利·梅森(George Henry Mason)所著。这本书开创了中国刑罚研究的先河,并且对中国刑法法典的编纂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书中提到,中国刑法的编纂方式是每一种罪名都有相对应的量刑,并且插图将展示一系列的刑罚。

书中还提到了中国刑法的一些特点,例如对强盗的处置方法,如果罪犯没有使用或携带任何攻击性武器,就不会仅仅因为抢夺了他人的财产而被判处死刑。这种立法的智慧减少了抢劫的发生。另外,书中还提到了中国法律中的公正、温和以及智慧,使得宣判使用死刑的法令、屈打成招的习惯相形见绌。

除了《中国刑罚》一书,还有《清代刑罚研究(1736~1911)》这本书,它提供了对清代刑罚种类的系统总结,包括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枷号、赎刑、锁带铁杆(石礅)等刑罚。该书采用了法律社会史的研究方法,注重刑罚实施及其效果的研究,并指出清代总体上实施的是轻缓的刑事政策,这种政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此外,还有《The punishments of China / 中国酷刑》一书,由George Henry Mason编著,书中包含了22幅插图,描绘了清代中国两广地区的刑罚概况。这些插图以英文和法文注解,展示了清代刑罚的多样性和残酷性。

《清代刑罚图》的插图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对西方艺术史产生了影响。这些插图的作者可能是称作Pu Qua的中国人,他的主要活动地点在广州,专长是油画肖像及风景、风俗画。这些作品采用了西式的透视和明暗,又保留了中国式的线条勾勒,技法显得稚嫩,但具有独特的风味。

总的来说,《清代刑罚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清代刑罚制度和执行方式的窗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法律观念和治理方式。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清代的法律文化和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