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明辨》(又名《广瘟疫论》)是清代著名医学家戴天章所著的一部关于瘟疫的医学典籍。该书对瘟疫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吴又可《温疫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推广和发挥。
戴天章(1644-1722),字麟郊,晚号北山,学者尊称其为北山先生,上元(今江苏江宁)人。戴天章一生著述颇丰,但多散佚。在其流传至今的著作中,《广瘟疫论》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
戴天章推崇吴又可的学说,认为吴氏的治疫专书《温疫论》“贯通古今,融以心得,可谓独辟鸿蒙,揭日月于中天”。然而,戴天章发现当时许多医者对《温疫论》持怀疑态度,甚至知而不用。为此,戴天章结合自己的多年临床经验,对《温疫论》进行了注释、增订、删改,意在辨别瘟疫通体异于伤寒,并“广其说”,因名其书为《广瘟疫论》。
《瘟疫明辨》全书分为四卷,另附方一卷。主要内容包括:
戴天章在《瘟疫明辨》中从病邪性质、受邪途径、传变等方面详述了温热与风寒的不同。他认为风寒冷而不热,郁而不宣,初受在表,宜温散;温热由伏气而成,热而不冷,初起即宜凉解。并指出风寒从表入里,故汗不厌早、下不厌迟;温热由里出表,故下不厌早、汗不厌迟。
《广瘟疫论》成书后,以稿本编入存存书屋,未直接刊刻。后被坊刻为歙县郑奠一之书,名《瘟疫明辨》。其后又被戴孙祖启发现,祖启于是以存存书屋稿本为原本,于乾隆四十八年以《广瘟疫论》为名重新校刻于世。
《瘟疫明辨》不仅是对《温疫论》的推广和发挥,更在瘟疫的辨证论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对瘟疫早期诊断、病理分析、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详细阐述,使其成为中医防治温疫病的重要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