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两汉隽言

两汉隽言

16卷.宋.林越辑.明凌迪知校.明万历4年凌氏桂芝馆刊.1576年, 共1册,396页 PDF 243.1MB

《两汉隽言》是一部重要的古代文献,由明代文学家凌迪知编纂,其内容涵盖了两汉时期的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典故。

  1. 编纂背景与作者: 《两汉隽言》由明代文学家凌迪知编纂。凌迪知是浙江湖州人,以其文学和雕版印书著名,也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凌濛初的父亲。宋人林越曾从《西汉》摘取古雅之字分类排纂为五十篇,编成《隽言》10卷。凌迪知仿照林越的体例,从《后汉》中摘取古雅之字,与《汉隽》合编成《两汉隽言》16卷。

  2. 内容与结构: 《两汉隽言》分为《前集》和《后集》两部分。《前集》为林越所编,包含10卷,主要摘录《西汉》的内容;《后集》为凌迪知所续,包含6卷,摘录《后汉》的内容。全书共16卷,内容涵盖了两汉时期的典故和词句。

  3. 版本与流传: 《两汉隽言》的现存版本中,明万历4年(1576年)凌氏桂芝馆刊本较为著名。此本由长洲著名书工顾檈手书上板,刻工包括顾植、彭天恩、王伯才、夏邦彦、张璈、赵应其、顾时中等,均为吴地良工。

  4. 学术价值: 《两汉隽言》不仅是了解两汉历史事件的重要文献,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通过这部书,读者可以玩赏词句,了解两汉时期的文化和历史。

  5. 相关研究与整理: 《两汉全书》是1996年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立项的大型古籍整理项目,旨在系统整理所有现存两汉文献。该项目对《两汉隽言》等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整理,为研究汉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通过《两汉隽言》,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两汉时期的历史事件,还能欣赏到当时的词句和文化风貌。这部书的编纂和流传,对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