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堂款识学》是一部清代金石学著作,由徐同柏所撰。徐同柏,字寿臧,号籀庄,是浙江嘉兴人,生于1775年,卒于1860年,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和篆刻家。他精研六书、篆籀,对古文奇字有着深厚的认识。《从古堂款识学》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主要考释了铜器铭文,对后世的金石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著作共十六卷,内容涵盖了对三百六十五件铜器的铭文进行详细考证和释读。徐同柏在创作过程中,参考了当时众多收藏家的藏品,如沈氏雪浪斋、张氏清仪阁等,这些收藏家的钟鼎彝器为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他的释文被海丰吴氏的《捃古录》等著作广泛引用,显示了其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从古堂款识学》的版本有多种,其中包括光绪十二年(1886年)同文书局的石印本和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蒙学报馆的石印本。这些版本都是以石印技术印刷,这种技术是晚清时期传入中国的现代印刷方法,特点是手写软体字,易于辨认。
徐同柏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当时及后世学者的高度评价。李迂孙在《金石学录》中提到,徐同柏是张廷济的外甥,张廷济每得到难以辨认的款识时,都会请徐同柏进行细致的考证,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吴大澂在《愙斋集古录》中也多次引用徐同柏的观点进行参证,显示了他在金石学界的重要地位。
《从古堂款识学》不仅是一部学术价值极高的著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铜器铭文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它体现了徐同柏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热爱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