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山海经册

山海经册

四册.元.曹善书.纸本楷书.元至正二十五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共1册,114页 PDF 711.67MB

《山海经册》是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古籍,它不仅是一部地理志,更蕴含了丰富的神话传说、民俗信仰和古代科学知识。关于《山海经册》的成书时间和作者,历史上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书由大禹和伯益所作,这一观点最早见于西汉刘秀的《上山海经表》。也有观点认为《山海经》的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始于战国时期,成书后仍不断经后人修改增订而成。

《山海经册》的内容主要分为“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其中“山经”主要记录了山川地理、祀神的典礼仪式以及山神的形貌和神力;而“海经”则多记海外各国的异人异物以及一些古老神话的零片记叙。此外,该书还包含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这些故事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术界对《山海经册》的研究从未停止,上世纪20至70年代,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关于成书的新观点,例如陆侃如提出《五藏山经》是最早的作品,而成书时间可能在汉代初年。到了80年代至今,学者们通过更加丰富的研究方法,如顾颉刚和谭其骧通过《禹贡》与《山海经》的比较研究,得出《禹贡》成书早于《山海经》的结论。

《山海经册》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地位,它在地理、医学、宗教、天文、农业等多个领域均有显著成就。例如,在地理方面,它系统全面地记载了中国先秦时期的地理概况,为后世提供了关于生态环境和人文活动的重要信息。在医学领域,《山海经》中包含了丰富的药物学知识,为《本草纲目》等后世药物学著作提供了雏形。

此外,《山海经册》中的神话故事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例如1987年发行的《中国古代神话》特种邮票就描绘了书中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