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医宝鉴》是朝鲜古代医学史上的一部巨著,由朝鲜宣祖时期的许浚编著。该书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即公元1613年 。这部著作共分为五大部分,包括内景篇(内科)、外形篇(外科)、杂病篇、汤液篇(药学)和针灸篇,共计25卷 。
《东医宝鉴》的内容非常丰富,选方实用,收录药材达1400多种,并且每方都注明了出处,还包括了民间的单方 。此书在编纂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中国古代的医书,如《素问》、《灵枢》、《伤寒论》等80多种,可以说是转抄引述了大量中医典籍 。此外,还参考了朝鲜的《医方类聚》与《乡药集成方》两本著作,这两本书同样介绍了中医 。
《东医宝鉴》在朝鲜医学家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对指导临床和文献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光海君曾高度评价此书,并将其与中国古代的《卫生宝鉴》和《古今医鉴》相提并论,认为许浚的《东医宝鉴》可以称为“东医”,意即朝鲜的医学 。此书不仅在朝鲜受到推崇,也在日本和中国多次翻译出版,并被译成西欧多国语言 。
2009年7月31日,《东医宝鉴》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医学著作 。这一荣誉表明了《东医宝鉴》在历史上的真实性、重要性、独创性以及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得到了国际认可 。
韩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东医宝鉴》的保护和传承,计划编纂新的版本,举办相关博览会,并建立以韩国医学为主题的公园旅游项目,以培养韩医学成为世界性品牌 。
综上所述,《东医宝鉴》不仅是一部医学巨著,也是朝鲜乃至东亚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其深远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至今仍被世人所重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