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岩所学集》是清代著名藏书家、学者张宗泰的代表作,张宗泰字球斋,号鲁岩,生于1776年,卒于1852年,是河南鲁山人。他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是一位对目录学有着深刻见解的藏书家。张宗泰的藏书量达到了3万卷,他对每本书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校对,留下了丰富的笔记和见解,被誉为“周郑堂第二”。
《鲁岩所学集》共15卷,其中收录了张宗泰对各类书籍的序跋、题记和读书心得,内容涵盖了经学、小学、史部、子部等多个领域。在这些著作中,张宗泰不仅校正了书籍中的文字错误,还对书籍的源流、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和辨析。他的这些工作,对后世的文献研究和目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宗泰的目录学思想体现在对四库提要的重视、对辑录体目录特点的发扬、对方志艺文志编纂体例的研究,以及对文献源流部居的辨析上。他通过自己的实践,推动了清中后期私撰目录体制的多样化和文献校勘的深入。
《鲁岩所学集》的流传并不容易,其最早的版本是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张宗泰手订本,之后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重印刻本。民国时期,张宗泰的曾侄孙张钫对《鲁岩所学集》进行了校刻付印,使得这部作品得以保存至今。
张宗泰一生淡泊名利,潜心读书著述,他的故事和《鲁岩所学集》的传承,成为了中国学术史上的一段佳话。他的精神和学术成就,至今仍然激励着后来的学者继续探索知识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