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证治类方》是明代著名医学家王肯堂编纂的一部医学著作,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是《证治准绳》六种之一,也称作《类方准绳》、《类方》或《王损庵先生类方》。该书共八卷,收录了2925首方剂,按照病证进行分类,每证首先列出名方,随后是各家及作者的经验方,并进行了详尽的考订。对于复杂的病证,书中首先列出了诸家关于病因、病机、治则和用药的论述,以供参考 。
王肯堂,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人,是明代的全面发展的医学家。他不仅精通医术,而且广泛涉猎,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等多部医学著作,对明代以前的医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
《杂病证治类方》的主要特点在于以病为纲,因病列方,便于检索和应用。书中所辑方剂大多为临床常用且疗效显著的方剂,每方之下详细描述了主治证候特征、组成药物、制用方法及用量等,方便医者准确选用和变通化裁。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病证,书中还引用了各家的论述,如水肿病证,先列海藏“水气问难”,阐发《金匮要略》的相关论述,并列出“水气求责法”、“水气脉并药”等内容,以指导临床用药 。
《杂病证治类方》作为一部临床实用方书,其内容丰富、条理分明,不仅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医学经验和知识,也是研究明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文献。现存的主要版本包括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刻本、崇祯十七年(1644年)刻本、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补修本、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校修本以及《四库全书》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