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要奇书》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术数类书籍,包含了丰富的阴阳五行、神煞、择吉等内容。
《五要奇书》原名《阴阳五要奇书》,是《故宫珍本丛刊》术数类阴阳五行属中的一种。该书原书藏于故宫,后被整理并分三册出版:上册包含第一、二、三种,中册包含第四、五种,下册则包含附录一种。
《郭氏元经》:这是《五要奇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主要介绍了太岁、月建、年命、禄马贵人、刑害、金神等数十种神煞的用法及趋避方法。书中首次提出了吊替飞宫之说,详细解释了如何根据年月日的干支进行神煞的推算和应用。 《璇玑经》:主要对《郭氏元经》进行补充和说明,进一步阐述了神煞的使用方法。 《阳明按索》:将郭氏的干支神煞以八方九宫之图式逐年逐月标示出来,便于查找使用。 《佐元直指》:除了增加若干选择神煞外,还增加了少量修报趋避等内容,其中涉及到五气金精图、五般会杀、金乌星等章节,论述了天星、阴阳二气及五行生克的关系。 《三白宝薄》:主要介绍选择术,认为一、六、八白为三吉,余皆为凶。书中还介绍了“茂已都天论”、“一黄临村落论”、“三瑞五不祥论”等内容,对研究玄宫飞星法者极有帮助。 《八宅明镜》:主要以游年变卦论八宅吉凶,法以东四命宜住东四宅,西四命宜住西四宅,反之则凶。
《五要奇书》最早由明江之栋辑录,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由古歙丰南吴氏重刊。该书在《四库全书》中也有收录,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之一,编撰于乾隆年间,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
《五要奇书》不仅在术数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也对后世的风水、命理学等有着深远的影响。书中的神煞、择吉等内容至今仍被一些学者和实践者所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