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门事亲》是金代著名医学家张从正所著的综合性中医学著作,大约成书于金正大五年(1228年),并在元中统三年(1262年)首次刊印。该书汇集了张从正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后世的中医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是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人。他出身于医学世家,自幼好读《内经》,医术高超,与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并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主张攻邪治病,擅长运用汗、吐、下三法,其治疗手法在当时医学界独树一帜,被称为“攻下派”。
《儒门事亲》全书共15卷,前三卷据传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则由其门人整理而成。书中不仅包含了张从正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还记录了139则医案,涵盖了内、外、妇、儿等各科。该书的命名意在强调,只有儒家学者才能明白医学之理,而关心亲人健康的人应当了解医学知识。
《儒门事亲》的核心学术内容包括:1) 病因邪气,主张邪气去则元气自复;2) 汗吐下三法可以治疗各种疾病;3) 对补法有独到见解,认为气血流通为贵,无积无邪时方可议补;4) 重视饮食疗法,提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的观点。
此外,该书在现代也得到了重新整理和点评,增加了专家的点评和校勘,使得原著的学术思想更加明晰,观点更加凸显,更便于读者学习和应用。《儒门事亲》不仅是中医药院校师生和临床中医师的案头必备读物,也适合中医药教研人员和爱好者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