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金镜》是中国古代医学中一部非常重要的舌诊专著,其全称为《敖氏伤寒金镜录》,简称《伤寒金镜录》。这部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书,由元代的杜本在敖继翁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和修订而成,最初刊行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
敖继翁,字君寿,是宋元时期福建福州人,他对《伤寒论》有深入的研究,并根据张仲景的论述补充了“验舌法”十二条,创作了《金镜录》一书,但原书并未广泛流传。杜本,字伯原,号清碧,是元代的医家,他不仅博学多才,还精通医学。在顺帝时期,他曾被召为翰林侍制,但因病力辞不就,之后专注于医学研究,特别在察舌辨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感到敖氏的十二图未能涵盖所有症状,因此又增加了二十四图,并附上了治疗方法,使得这部著作更加完善。
《伤寒金镜录》的内容非常丰富,书中将临床常见的舌象绘制成36种图谱,每种舌象下都附有文字说明,主要联系病证以伤寒为主,同时也涉及内科杂病及其他一些证候。书中对每种病理舌象结合脉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病因病理、治法和预后判断,甚至对类似症状的轻重缓急、寒热虚实也有所辨析。
此书的论舌方法,重视以舌苔和舌质的变化来探求病因,审因证治,判断预后。除了详细描述了以舌审证求因之外,对于验舌立法、处方遣药也有不少阐述。书中的舌诊图谱形象直观,验舌求因、辨舌施治的方法严谨,为祖国医学的舌诊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受到了后世医家的广泛赞誉。
现存的主要版本包括《薛氏医案》本、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年)钱塘王氏刻本以及《医林指月》本等。《伤寒金镜录》的刊行,不仅推动了中医诊断学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医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许多国家正在深入研究中医舌诊,探索其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