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十六卷.清.蒲松龄.撰.清乾隆三十一年青柯亭刊本.普清, 共1册,1091页 PDF 101.32MB

《聊斋志异》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汇集了491篇作品,其中包含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对真挚爱情的颂歌、对现实政治的揭露以及对世俗民风的讽刺等丰富内容。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山东淄川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尽管一生追求科举却屡试不第,终其一生过着清苦的生活。《聊斋志异》的创作,汇集了他毕生的心血,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批判。

《聊斋志异》的创作始于康熙元年(1662年),蒲松龄22岁时,直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他大半生的精力。 为了搜集素材,蒲松龄曾在家门口开设茶馆,让过往行人以故事代替茶钱,或在大道边铺席,摆设烟茶,坐待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

《聊斋志异》的版本较为繁多,最早的抄本出现在雍正癸卯年(1723年)前,而最早的刻本则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赵起杲所刻的青柯亭本。 1963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张友鹤辑校的会校会注会评本,12卷,494篇,50多万字,是《聊斋志异》收文最多最全的本子。199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朱其铠主编的《新注全本聊斋志异》,卷数、篇数与三会本同,是迄今最详尽的白话注本。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极高,创造性地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的优秀传统,构思奇幻,情节曲折,语言精炼,人物形象鲜明,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