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苏轼撰.民国拓本, 共1册,38页 PDF 24.67MB

《前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所作的散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这篇文章通过作者与友人泛舟赤壁下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江山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开篇描述了苏轼与客人在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的夜晚,泛舟赤壁之下的情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他们举酒属客,吟诵诗歌,享受着宁静的夜晚。随着月亮的升起,苏轼感受到江面的广阔和浩渺,仿佛自己乘风破浪,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苏轼与客人吹箫和歌,箫声呜咽,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使苏轼感到愀然。客人提到曹操的诗句,回忆起赤壁之战的往事,感叹英雄的消逝和人生的短暂。苏轼则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来表达对变与不变的哲学思考,提出“物与我皆无尽也”,从而超脱了对英雄的羡慕和对人生的哀怨 。

《前赤壁赋》的艺术成就极高,它以赋的形式,打破了传统赋的格律,用散文作赋,使文章更加流畅自然。文章中运用了赋体文传统的主客对答手法,骈散结合,笔调活泼,音节和谐,将情、景、理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表现出的旷达精神和洒脱态度,以及对佛老思想的借鉴,使他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文章的结尾,苏轼与客人共饮至醉,相枕而眠,不知东方之既白,给人以超然物外的感觉 。

总的来说,《前赤壁赋》不仅是苏轼文学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瑰宝,它以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