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异录》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笔记,最早完成于五代末至北宋初。该书由北宋陶谷撰写,陶谷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祖籍北海郡平寿县(今山东省潍坊市西南)。他早年为校书郎,以文章闻名于世,累迁至中书舍人,后汉时为给事中,后周时为右散骑常侍,显德初年授户部侍郎,改翰林学士。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卒,赠右仆射。陶谷著有《清异录》、《荈茗录》等。
《清异录》全书共分两卷,内容广泛,涵盖了天文、地理、君道、官志、人事、女行、君子、么麽、释族、仙宗、草、木、花、果、蔬、药、禽、兽、虫、鱼、肢体、作用、居室、衣服、粧饰、陈设、器具、文用、武器、酒浆、茗荈、馔羞、薰燎、丧葬、鬼、神、妖等三十七门,每门若干条。该书不仅保存了中国文化史和社会史方面的很多重要史料,还多记唐、五代时人称呼当时人、事、物的新奇名称,每一名称列为一条,而于其下记此名称之来历。这些名称大多新颖奇特,许多还含有戏谑的意味。
《清异录》成书后,久无刊刻,一直以抄本流传。明隆庆六年(1572)有叶氏菉竹堂刊本。于晚明,收入《宝颜堂秘笈》和《唐宋丛书》,分别为万历绣水沈氏刊本和崇祯钟氏刊本。清顺治三年(1646),收入《说郛续》为两浙李氏宛委山堂刊本。至清乾隆朝,编《四库全书》,收入 “子部小说家类”。
此书不仅对考证唐五代语辞源流可资参考,而且很多故事也可当作小说来欣赏。例如,陶谷出使南唐时,曾迷上韩熙载家姬秦蒻兰,陶谷作长短句赠之,唐寅画《陶谷赠词图》轴即是反映这段史实。
《清异录》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是研究唐五代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当时社会风俗和语言变迁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