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纂医宗金鉴》是一部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中医古籍,由清代御医吴谦等人编纂,乾隆皇帝亲自敕令编纂而成。此书首次出版于1742年,共九十卷,汇集了15种医书,内容涵盖了医学理论、诊断、各科经治、方剂、针灸与运气等众多方面。
《御纂医宗金鉴》的编纂始于乾隆四年(1739年),由太医院院判吴谦担任总修官。吴谦认为古今医书存在诸多问题,如“词奥难明,传写错讹”,因此主张“改正注释,分别诸家是非”,并广收天下医书及家藏秘本进行编纂。至乾隆七年(1742年)完成,乾隆帝赐名为《医宗金鉴》,并钦定为医学教科书。
书中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进行了系统的考订、修正和注释,纠正了以往医书的错误,补充了遗漏,使得医学理论更为准确和系统。同时,书中还包括了大量插图,便于读者理解和学习。
《御纂医宗金鉴》的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论述扼要,选方精粹,多为七言歌诀,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它不仅在清代作为太医院的教科书,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被视为中医学习的重要经典。
此外,该书的现代版本保留了原书的原貌,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并加入了现代标点,以方便现代读者的阅读与研究。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御纂医宗金鉴》作为中医学术的瑰宝,其在医学史上的地位不可或缺,是研究和学习中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