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集腋》是清代张景颜撰写的一本外科类中医文献,成书并刊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该书在中医外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外科集腋》共分为八卷,内容涵盖了广泛的外科病症及其治疗方法。卷一至卷六主要论述了痈疽总论、疡症虚实证,并详细描述了口眼歪斜、口噤、百会疽、小儿腮肿、肩痈、石女无窍、上中下发、湿痰流注等六百余种病症。此外,卷七专门讨论了十二经脉歌、经络穴道按铜人图式而定,阐明了针刺宜忌、深浅、补泻等内容。卷八则重点论述了跌打损伤、按脉验证、五脏绝证、五脏验证、行拳轻重等,对骨折、伤损危证治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附有伤科主方、金丹接骨秘传、伤穴附救方、杂方附录等。
《外科集腋》现有清嘉庆十九年鹊印堂刻本和抄本等版本。此外,该书还附有证治穴图13幅,详细载述了针灸、伤科以及五绝中毒等经验治法。
《外科集腋》不仅在外科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还结合了《内经》的理论,萃诸家之说,辨色参脉,按症施方,论述疮疡、痈疽、杨梅疮及皮肤诸病。这种综合古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方式,使得该书在中医外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作为一部经典的中医外科著作,《外科集腋》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外科病症治疗方法,还为中医外科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