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顿医抄

顿医抄

1-21卷, 共21册,549页 PDF 178.12MB

《顿医抄》是一部成书于日本镰仓时代的医学著作,其编撰者为著名的僧医[木+尾]原性全,号净观。该书参照了中国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的目次分部,广泛征引了汉、魏、唐、宋时期的数十部医书,同时融合了日本民间的俗方、僧侣和阴阳师的咒术疗法,以及作者自己的见解,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临床疗效可靠的医学全书 。

《顿医抄》的内容涵盖了内科、外科、眼耳口鼻喉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包括脏腑虚实、伤寒、传尸、呕吐、消渴、吐血等病症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方法。书中还涉及了诸病禁好物、察脉全要、针灸穴位、五脏六腑形候、经脉图等内容,其中内景图保存了北宋时期《欧希范五脏图》和杨介补正《存真图》的解剖图谱和佚文,对日本解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该书的编撰目的在于普救众生疾苦,使医术易于掌握,特别是对于宫廷医家秘而不宣、平民难以掌握医术的现状,作者希望通过《顿医抄》的编撰,使医术更加通俗易懂,便于传播和应用 。《顿医抄》的成书年代为嘉元二年(1304年),其编撰历时两年 。

《顿医抄》的版本传变较为复杂,由于一直以抄本形式流传,现存版本不多。主要的传本系统包括金泽本、涉江本、云州本、享禄本、度会本和多纪本等,其中享禄本为本书的通行本,其抄成后经过多次校订和转抄,流传较广 。

《顿医抄》不仅在日本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深受汉医学者的重视,是研究中日医学交流和古代医学的重要文献。其丰富的内容和可靠的临床疗效,使其成为一部极具价值的医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