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是东晋时期葛洪所著的一部道教典籍,其名取自《老子》中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体现了道教追求自然本真与简朴生活的理念。全书共分为内篇和外篇,内篇主要讨论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等道家思想,而外篇则更多地涉及时政得失、人事臧否等儒家内容,展现了葛洪从神仙到儒教的思想发展轨迹。
葛洪在《抱朴子》中不仅总结了魏晋以来的神仙家理论,确立了道教的神仙理论体系,还继承并发展了魏伯阳的炼丹理论,是魏晋炼丹术的集大成者。他强调神仙必须积累善行和功德,以慈善为怀,并提出修炼成仙不仅需要遁隐山林,还要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实现精神解脱和肉体飞升。
《抱朴子》的内篇和外篇原本分别刊行,后来被《道藏》收录,但由于明代刻印时的误解,将其分为三种,总称为《抱朴子》。现存的版本并非完整,已有40余篇亡佚,但《道藏》和《四部丛刊》中仍有收录。
葛洪在《抱朴子》中对《庄子》的接受和改造,体现了他在构建道教理论体系时对老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将“玄”作为宇宙的绝对本体,并与“气”的概念结合,为道教理论信仰实践模式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抱朴子》的内容不仅深刻影响了后世的道教发展,也在化学和药物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使用矿物炼丹药、炼金银以及用植物治疗疾病等方面。这部著作是研究道家思想和东晋社会思想史的重要资料,其价值和意义至今仍被学者们所重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