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卷上中下.张仲景著述.王叔和整理.1806刊, 共1册,126页 PDF 48.44MB

《金匮要略》是中国医学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古籍,由东汉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该书原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后因战乱散佚,北宋时期由王洙发现并传世 。全书共分为3卷,25篇,详细论述了60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共载有262个方剂 。

《金匮要略》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根据脏腑病机进行辨证,总结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丰富经验,并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对后世的中国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书在病因学、辨证学和治疗学上均有重要贡献,特别是病因学上明确地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即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 。

在治疗方面,《金匮要略》不仅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还全面运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八法”,并根据辨证施治原则灵活运用,同一病症可用多种治法,同一治法可治多种病症 。书中的方剂以药味精炼、配伍严谨、主治明确为特点,被誉为“众方之祖”或“经方”,如大柴胡汤、黄芪建中汤等,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

此外,《金匮要略》还包含了对针灸疗法和多种外治法的介绍,如温熨、坐药、烙法等,显示了汉代方剂学和剂型学的高水平发展 。历代对《金匮要略》的研究和注释颇多,如清代徐彬的《金匮要略论注》等 。

《金匮要略》不仅是中国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医学辨证施治准则的奠基之作,对内科杂病学和妇产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内容的珍贵和实用,使其被誉为“方书之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