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内科秘录

内科秘录

日 元治刻本, 共14册,653页 PDF 198.23MB

《内科秘录》是一部中医古籍,由清初著名医学家陈士铎所著,成书于公元1689年。全书共分六卷,以治法为主要内容和标目,分别命名为礼、乐、射、御、书、数六集。其中,礼集包含14种治法,乐集30种,射集39种,御集33种,书集12种治法和17论,数集则涵盖了7大类疾病和16种杂病。总计128种治法、17论、7门、16杂病,涵盖了内、外、妇、儿、五官等100种左右疾病的证治,收录了古今成方及作者自定方500余首,其中大多处方为作者独创,是中医古籍中理论联系实际、理法方药俱备的治法专著。

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是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幼年学习儒术,后因仕途不成,转而专心医学,以“良医济世”为勉,治病多奇中,不计酬劳。陈士铎好学不倦,博采众长,通过临床实践,擅长归纳总结,喜爱著书立说,以惠后学。他的著作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但许多著作已经沦没,现存世的有《石室秘录》、《洞天奥旨》、《本草新编》、《辨证录》、《辨证玉函》、《脉诀阐微》、《外经微言》等数种。

《内科秘录》对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治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对阴阳互根、五行生克制化、五脏相关、气血相关、命门相火等学说都有精辟的论述。该书重视辨证的灵活性,立方处方,味少而精,量大力宏,颇多独到之处。

在互联网上,有关于《内科秘录》的多个版本和讨论,包括不同图书馆的收藏和影印本。例如,日本内阁文库藏有清康熙年间的本澄堂刻本,以及江户年间的写本;上海图书馆藏有清康熙二十八年的本澄堂刻本;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馆和京都大学图书馆也藏有不同版本的《石室秘录》。此外,还有网友分享了《内科秘录》的电子版资源,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

请注意,尽管《内科秘录》是一份宝贵的中医遗产,但在获取和使用这些资源时,应当尊重版权和知识产权,确保合法合规地使用这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