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由科》是中国古代医学中一种特殊的治疗流派,主要通过心理暗示、符咒等非药物手段来治疗疾病。这种治疗方法在元代就已经被纳入太医院的十三科之一,其名称最早见于《素问》一书,意指通过改变精神状态和气质来治疗疾病,而无需使用药物或针灸 。
《祝由科》的五册书籍,未分卷,封面分别标有乾、元、亨、利、贞,其内容主要涉及命理和术数,包含了大量的符咒。据传,此书原碑文在康熙十三年被皇家收藏,乾隆六年时由徐焯先生尚存于后 。其中,乾册记载了宋朝淳熙戊申节度使雅奇在治理黄河时掘出的刻有五十八秘字的石碑,张姓道士解密并传之,以此治病,其效果显著 。
明朝景泰年间,临清徐景辉利用《祝由科》济世,其门庭若市,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祝由科》的治疗方法不仅限于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还包括解决小儿夜啼、妇女胎产、意外伤害、虫兽咬伤等问题,甚至还有“满水招财”、“神符绝鼠”等神奇功效 。
此外,《祝由科》还对医疗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包括大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小儿科、口齿咽喉科、外科、伤折科、耳鼻科、疮肿科、金簇科与书禁科等,各科均有当值天医 。此书的钞本在明末清初时期已经存在,且有部分内容可能早于清初,但由于五册内容不甚连贯,符籙、禁咒形式也多有不同,因此可能是藏书者将来源不同的文本分别摹写后集为一帙 。
《祝由科》的钞本在海内外极为罕见,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疾病治疗的一种独特理解,也体现了古代医学与道教、心理疗法等的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