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神农本草经疏十二册

神农本草经疏十二册

明.东吴缪希雍仲甫.天启刊, 共12册,1352页 PDF 401.75MB

《神农本草经疏十二册》是一部对古代中医药学经典《神农本草经》进行注解和阐述的著作。该书由明代医学家缪希雍所撰,对《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解读,是研究中医药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之一。

《神农本草经》原书分为三卷,载药365种,按照上、中、下三品分类,体现了古代对药物的不同理解和应用。上品药物以养命为主,中品药物以养性为主,而下品药物则多具有毒性,主要用于治疗疾病。《神农本草经》不仅对药物进行了搜集和分类,还提出了药物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以及“七情和合”的配伍理论,对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中,对这些药物的性味、功效、用法等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释。例如,对于上品药物如人参、甘草等,他解释了它们为何能久服不伤人,并指出了它们的养生价值。对于中品药物,如百合、当归等,他讨论了它们的补虚或祛邪作用,并强调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药性来斟酌用量。至于下品药物,如大黄、乌头等,他提醒读者这些药物多有毒,不可久服,并指出了它们的主治疾病和使用方法。

此外,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中也对一些药物的现代应用进行了讨论,如将某些药物与欧洲的植物进行了比较,为中医药的国际化提供了参考。他的工作不仅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现代中医药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神农本草经疏》的影印版可以在一些专门的古籍网站上找到,一些中医古籍数据库也收录了这部著作,如中医古籍数据库网站,提供了从卷八到卷二十一的内容摘要,涵盖了草部、木部、人部、兽部以及虫鱼部等多个分类的药物。

综上所述,《神农本草经疏十二册》是缪希雍对《神农本草经》的深入注解,为理解古代中医药学提供了重要视角和资料。这部著作至今仍是中医药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对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