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格古要论

格古要论

十三卷.明.曹昭著.清红格精抄四库全书本, 共1册,411页 PDF 844.3MB

《格古要论》是明代曹昭所著的一部文物鉴定专著,成书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被誉为存世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之一。该书开创了古物赏鉴类著作的先河和体例,对后世的文物鉴赏有着深远的影响。

全书共分为三卷十三论,内容涵盖了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古琴、古砚、珍奇(包括玉器、玛瑙、珍珠、犀角、象牙等)、金铁、古窑器、古漆器、锦绮、异木、异石等多个方面。曹昭在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类文物的源流、真伪鉴别方法,还对作伪手法进行了剖析,为鉴赏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王佐对《格古要论》进行了增补,形成了《新增格古要论》,共十三卷。王佐的增补主要集中在墨迹、古碑法帖部分,并新增了金石遗文、古人善书画者、文房论、诰敕题跋和杂考等内容。虽然王佐的增补在内容上有所扩展,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其识见远不及原著,因此只著录了曹昭的三卷本。

《格古要论》的版本有多个,包括明洪武二十年的金陵荆山书林刻本、明万历年间胡文焕《格致丛书》本、《夷门广牍》本等。这些版本在流传过程中,对文物鉴赏和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视为文物鉴定学的重要工具书。

2020年10月30日,《格古要论》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一荣誉进一步凸显了其在中国古代文物鉴赏领域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