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是清代医学家徐大椿所著的一部药学著作,该书于1736年刊行。徐大椿,字灵胎,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其家族世代为学者,他本人不仅精通医学,还涉猎儒学、诸子百家、天文、地理、音律等多个领域。徐大椿三十岁时因家人多病而开始研究医学,终成一代名医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从《神农本草经》中精选了100种主要药物,结合临床实践进行了简要注释。这本书不仅阐释了药物的四气五味和主治功效,而且将《内经》、《伤寒》、《金匮》等经典医学著作的精髓融入到注解中,为后世医家提供了深入理解本草学的重要参考 。
《神农本草经》本身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托名神农所作,实则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系统总结了古代医家的用药经验,全书共收录了365种药物,按照上、中、下三品分类,体现了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上品无毒,主养命;中品有无毒之分,主养性;下品多有毒,主治病。《神农本草经》还提出了“君臣佐使”的方剂理论和“七情和合”的配伍原则,对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神农本草经》的内容丰富,包括药物的性味、产地、采制、炮制方法以及用药原则等,对临床药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记载的药物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如人参、甘草、黄连、麻黄等 。
综上所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是徐大椿基于《神农本草经》的药物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指导和用药规律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