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论》是清代周士祢所著的一部儿科医学著作,成书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该书以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为蓝本,采用条文形式,系统地论述了婴幼儿疾病的诊断、病因、病理以及治疗方法,包括初生、伤寒、发惊、疮疹、疳病、上焦病、中焦病、下焦病等8篇脉证并治。书中不仅讨论了儿科疾病,还涉及了内科、外科、五官科疾病及传染性疾病,是一部全面论述儿童疾病的医学全书 。
周士祢,福州人,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儿科名医。他在书中仿仲景意旨,以证治为主,结合预防和护理,显示出其学术特色。《婴儿论》的方剂除了历代经典方外,还包含了周士祢本人的经验和有效方剂,被时人认为补充了张仲景在儿科方面的不足 。
该书在日本宽政九年(1797年)由林喜兵卫在京都出版,并且被日本儿科医家视为至宝,认为周士祢的医术精湛,能够清晰地洞察脏腑病症 。现存的版本包括日本宽政九年的平安瑶池斋藏本和乾隆年间的重刻本 。
《婴儿论》不仅在医学上有重要价值,也是研究清代医学发展和中日医学交流的重要资料。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对儿科疾病的深刻理解和治疗方法的创新,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