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伤寒类证

伤寒类证

共1册,47页 PDF 16.57MB

《伤寒类证》是古代中医学中关于伤寒病证的专著,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以下是对《伤寒类证》的总结:

《伤寒类证活人书》:由北宋医学家朱肱所著,成书于1108年。全书共二十二卷,初名《无求子伤寒百问》,又名《南阳活人书》。该书以问答形式详细论述了伤寒病的辨证论治,包括经络、切脉、阴阳、伤寒各证及湿热、痞满、咳逆等证的辨证及治则大法。朱肱在书中首倡以经络论六经方证,提出“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强调脉证合参以辨病性,对仲景学术颇多发挥,是《伤寒论》研究早期较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伤寒审证表》:清代作品,具体作者不详,但该书对伤寒病的辨证论治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总结,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其他相关作品:历史上还有不同的作者对伤寒类证进行了研究和阐述。例如,金代宋云公撰有《伤寒类证》三卷,将仲景397法分证50门,共484法,用表格形式列述伤寒诸证及其兼证证治。清代关耀南编有《澄园医类》,将《伤寒论》全部原文编录为类证十卷,类脉三卷,类方二卷,采用重叠编入法,使篇幅有所扩充。明代赵道震也有撰述,但书籍已佚。

《伤寒类证》的著作不仅丰富了中医伤寒病证的理论和实践,也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这些古籍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对中医学的临床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