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补天石》是一部明代医学著作,由戈维城撰写。该书主要论述了伤寒及其相关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以下是对该书的详细总结:
-
书籍结构与内容:
- 《伤寒补天石》分为两卷,续编两卷。上卷从伤寒统辨开始,一直讨论到冬温伤寒,共五十一篇;下卷从时行疫症讨论到足厥阴肝经证,共四十六篇;续编则从恶风、恶寒开始,一直到百合病,共四十三篇。
-
主要论述:
- 书中详细论述了四时外感诸病,条理清晰,涵盖了伤寒、温病、热病等多种病症。特别提到了冬月伏阳在内,感寒不即病,伏藏于肌肤之间,至春时温气将发,又受暴寒,故春变为温病等观点。
- 书中还提到了伤寒汗下后,过经不解,亦名温病,并强调不可发汗,因为过经而发,不在表也;已经汗下,亦不在表也。
-
病证与治法:
- 《伤寒补天石》记载了前人从未提到的黄耳伤寒、赤膈伤寒等病证,并在治法上选收了一些民间草药方,如黄耳伤寒用马蹄金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书中还讨论了温病的脉行在诸经,强调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如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等。
-
学术价值:
- 该书综合了前人的优秀观点,并阐发了作者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对伤寒及其相关病症的系统论述,为后世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版本与流传:
- 现存康熙年间等清刻本,1932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
-
其他相关评价:
- 在《吴医汇讲》中,有人评价《伤寒补天石》为“博而详,详而约”,认为其对四时感症的分条辨治,各极其妙。
通过以上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伤寒补天石》不仅在医学理论上有深刻的见解,而且在实际治疗中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方法和草药方,是中医学中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