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外科心法

外科心法

共5册,369页 PDF 312.09MB

《外科心法》是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关于外科医学的重要著作,它包含了丰富的外科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以下是对《外科心法》的总结:

《外科心法》有多个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清代吴谦所著的《外科心法要诀》。该书成书于1742年,是《医宗金鉴》的一部分,从卷六十一至卷七十六,共16卷。吴谦是清朝宫廷御医,乾隆时期担任太医院院判。他主张医学经典和历代医书应进行“改正注释,分别诸家是非”,并推崇仲景学说。《外科心法要诀》在《医宗金鉴》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另一版本《外科心法》由明代薛己撰写。薛己是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以外科闻名,后成为御医。他的《外科心法》七卷,主要内容包括外科医论和医案,涵盖了从外科诊治大法到治疗多种外科病证的医案,以及所用方剂和经验方的总结。

此外,还有清代医家祁宏源修订的《外科心法》,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祁宏源的《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传经验,以其祖的《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外科心法》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外科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还有许多歌诀和图形,便于学者记忆和理解。例如,有关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痈疽的总论和治疗方法等,都有详细的描述和图解。

这些古籍不仅对中医外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它们体现了古代医家对疾病的深刻理解和治疗经验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