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登录/注册
获取验证码
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
脉经

脉经

日文注释版, 共10册,372页 PDF 140.28MB

《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由西晋时期的医学家王叔和所著,大约成书于3世纪。这部著作汇集了汉代以前的脉学知识,对《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人的脉学论述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类,将脉象归纳为24种,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区分。

全书共分为十卷,内容涵盖了三部九候、寸口脉、二十四脉、脉法,以及伤寒、热病、杂病、妇儿病证的脉证治疗等。王叔和在《脉经》中确立了寸口脉法,将脉位分为雨、关、尺三部,并与脏腑分配原则相结合,解决了寸口切脉的关键问题。

《脉经》不仅在理论上对脉学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而且在临床实践上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首次把脉象归纳为24种,并具体描述了每种脉象的特点,如“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为后世中医脉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对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进行了收集和保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脉经》的版本众多,经过宋代林亿等人的校订,篇次和内容有所更动。现存的刻本包括元、明、清和近代的多种版本。1949年以来,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等先后刊行了影印本。

王叔和的《脉经》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对脉学的系统整理和理论贡献,使得这部著作成为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