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新论》是一部由日本贺川子玄编著的妇科类中医著作,全书共分为四卷。每卷的结构均是先列医论,然后是治法,最后是治术。贺川玄悦(1700~1777),字子玄,是《产科新论》的作者,他在1765年完成了这部作品,并在之后还著有《子玄子产论》。
中医妇科学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开始,中医学就对妇女的解剖生理特点、病理特点以及诊疗规律有所研究。《黄帝内经》中详细论述了女性月经的生理、病理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治,为妇产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妇产科学逐渐发展,东汉末年的《金匮要略》、晋代的《脉经》、隋代的《诸病源候论》以及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等著作,都对妇产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代朝廷设立了管理医事的太医局,其中包含妇产科,这是世界医事制度上妇产科最早的独立分科。宋代的妇产科专著如《产论》、《产科备要》、《十产论》等相继问世,妇产科学开始专门化。明代的《女科准绳》等著作进一步发展了妇产科学,清代则将妇人杂病科和产科合并为妇人科,妇产科从此独立成科,著述颇多,如《傅青主女科》、《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等,对妇产科学的发展贡献卓著。
解放后,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引下,中医妇科学采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在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实验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妇科学有了更大的发展。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宫外孕、子宫颈癌等疑难病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医妇科学的前景无限。